再次睁开眼楮,窗外已是一片雪亮。
谢木宛一个机伶从床上坐起,却发现自己身上所有的衣物全部穿得好好的,就连胸前的白布也是,更别提腿上的瘀青,全被小心地涂了药,这一切的一切都在提醒她,昨夜作了一场绮梦,但又不只是一场梦。
「谢大人,您醒了吗?朝廷有邸报送到。」门外有人通报道。
「知道了。」
她拍拍自己红得有点儿不像话的脸,换了个肃然的表情走了出去。
接过侍从递过来的邸报,她随口问道:「陈大人呢?是否还睡著?」
「陈大人一早就醒了,听闻前方风雪更大,他带著几个人去镇上添置东西。」那侍从必恭必敬地说道,丝毫不敢因为谢学士如此年轻而有所怠慢。
「喔。」谢木宛轻叹一声,不再多说,只是心里想的都是陈子湛。他昨夜应该是一夜没睡吧,怎么还会有精神呢?不怕把自己累坏吗?
一想到这,她的心就隐隐作痛。
「谢大人,偏厅备好了早饭。陈大人交代过,谢大人身子虚弱,不知道什么时候才醒来,所以早饭仍在炉上热著呢。」那个侍从继续说道:「陈大人对谢大人还真是照顾,要是他能那样对我,就是死了也甘愿。」
谢木宛的嘴角忍不住抽动了几下。陈子湛昨天这一抱,现在可给了大伙儿话柄了,这个男人的魅力还不是普通的无远弗届。
「你听好。」她冷冷地开口,「昨天陈大人的助人之举只是迫不得已,本大人不想再听到此类的暧昧言语,你等知否?」
「属下知错。」那个侍从连忙跪下。一路行来,他只道是这两位大人都挺和气的,才一时说溜了嘴,将私底下的玩笑话都说了出来。
「知错就好。」谢木宛淡淡地扫了他一眼,官威十足。
她拿著邸报向大厅走去,天空阴沉沉的,寒风裹著雪花吹得天地一片茫茫。
低头一看,茫茫的大雪早已遮住了驿站里的花径小路,一眼望去,枝叶凋零,一片惨白。
☆☆☆
接下来的几天里,大家都只是闷著头赶路。
一路行过山水万重,胯下的马换过了一批又一批,而里边城终于到了。
谢木宛青白著一张脸,其他的人也好不到哪里去,这几天的披星戴月早就将人折磨得快要脱了形。
就连陈子湛,眼楮下也是深深的一圈黑晕。
里边城名为边关,事实上却是一座不小的城池,虽然自明初到此,边关一直都不太平静,里边城已不复丝绸之路鼎盛时的繁华,却也是这附近最大的一座城池了,城里的雪没有想像中的大,但天气酷寒,屋檐下到处都挂著冰溜子,闪著晶莹的光芒,一切看上去都很平静。
战争的阴影对于此地,仿佛还没应天府来得震撼。
「他奶奶的,这里天天打仗,有什么好担心的?才来了五万人而已,皇上就派了监军来,一来还是两个,两个小白脸能成什么事?」
谢木宛和陈子湛才从戎边将军的中军帐中宣完旨走出来,就听到帐内传来讥讽之声。
自古这些武将就看不起文臣,尤其像他们俩这样少年得志的文人高官,更是招人嫉恨。
「就是,尤其是那个姓陈的,长得就像个女子一般,还不知道他是靠什么升上来的呢?」
谢木宛一听,一股无明火涌上全身,便想折回去理论,却被陈子湛一把拉住。
「你没听说过强龙不压地头蛇吗?现在,我们在人家的地盘上,还是不要冲动的好。」他低声劝阻。
「可是,他们也太过分了。」谢木宛看著他那张面无表情的脸抗议。
「他们待在这边塞之地这么久了,反倒要受我们这两个后生小辈的监督,有些牢骚也是应该。」陈子湛的脸上有著莫名的忧虑之色,「只是,这邱大将军神龙见首不见尾,居然连接旨都不到场。」
「不是说他去邺城巡视,明日才归返吗?」她叹口气道。
「要是这样也还好,我就怕邱将军按捺不住。」陈子湛双目看向这一片宁静的里边城,「你不觉得里边城安静得有点过分吗?」
「不准出兵的圣旨,不是比我们还要早到吗?难道他敢抗旨?!」谢木宛一听他这么说,不由得大吃一惊。
「明天见到他就知道了。如果明天仍没有见到他,我们俩就得上战场了。」他缓步向里边城驿站走去,「看这样子,我们此生注定是要惊涛骇浪一番了。」
谢木宛侧脸看著他那张如雕刻般俊秀非凡的面容上,浮现出坚定之色,她什么也没有说。
这个男人,她深深喜欢的、相信的、依赖的这个男人。
此时此刻,就像一座山岳一样坚不可摧,无法撼动。
「嗯。」她脸上露出一个灿烂至极的笑容,「陈大人,让我们并肩作战吧。」
陈子湛如浸透了墨的眸子微微一闪,「谢大人所言甚是。」
他爱上了怎样的一个女孩啊,像花一样的灿烂,像树一样的坚强。
她想飞没关系,他会陪她一起飞。
天空无垠,长风万里。
☆☆☆
是夜,里边城的驿站更是简陋,谢木宛的屋里就算点了炭盆,也赶不走这一屋子缝隙里漏进来的北风。
她用棉被将自己包成了个球,却还是觉得寒冷无比。
一路北来,每一夜投宿驿站,半夜过后,陈子湛都会偷偷过来,拥著她一起入眠。
如此一来,她眷恋著他的这份温暖都眷成了依赖。
「唉。」她又羞又气地躲在被子里叹气,冰冷的手指捂在滚烫的脸上,脸依旧是热的,手指仍然是凉的。
只有那颗心在怦怦地乱跳著,心里希望他能来,却又害怕被人揭破,想他还是下要来的好。
想来想去,她只有在床上辗转反侧,患得患失。
如果有人这时候进来,定会被新科状元的这份小女儿模样给吓倒的。
「唉。」谢木宛再一次叹气,将头都埋到被子里去了。
「又在叹气,你怎么变得如此多愁善感起来。」一抹淡淡的笑语飘入她耳边。
那还不是为了你。她从被子中探出头来,一脸嫣红。
「没见到我,你就睡不著啦!」来人一掀被子,大剌剌地钻了进来。
「谁说的?」谢木宛赧然一哂,翻身面向床里,只露个背给他。
「怎么,生气了?」一双温暖的大手从她背后伸过来,将她冰冷的小手抓在那宽大的掌心里,「有时候我在想,这些人的眼楮难道都瞎了吗?都没发现这个状元其实这么娇小、这么可爱,根本就不是一个男人嘛。」
「我那叫长得矮。」她一听,更加郁闷,「没被发现还不是多亏你,谁叫你皎如明月、风华绝代,往那一站,谁眼里还容得下别人。」
「你夫君如此风华,你不开心吗?」陈子湛一边说著,一边就开始手脚不老实起来。
她的身子凉凉的像一泓清水一样,厚重衣服下那柔软纤细的身子,仿佛就是为了契合他的怀抱而生的,抱起来的感觉是那么的适手合密。
「别这样。」被这个男人的双手一抱,谢木宛浑身都燥热起来。这个看上去淡如清莲的男子,也仅仅只是看上去而已,每回到了这个时候,那狼一样的性子便掩都掩不住了。
「别怎样?」陈子湛明知故问道,他扳过她的脸,一阵阵细细的吻便印了下去,「你是我的妻子。」
「我们还没拜堂。」谢木宛细细地喘著气,徒劳地反抗。
「想不到谢大人也拘泥于那些俗礼。」陈子湛越发吻得深了。他就是喜欢看到她这副冷静不在、自若全无的样子。「木宛,你真美。」
「唉。」她除了叹气还能做什么呢?这男人就是有种魔力,好像做什么都是对的,旁人只有跟著他一起疯的份。
她伸手想抚上他的眉眼,却被他一把握住,「木宛,现在你还冷吗?」
「不,不冷了。」她说道,声音都破碎了。
☆☆☆
第二天的风雪就大了起来,著实让他们领教了什么叫做边塞酷寒。
「这还真是雪拥蓝关马不前哪。」谢木宛骑在马上,忿忿地说道。
地上的雪已积尺余,马走在上面都嫌吃力。
边塞的雪和应天的雪不同,应天的雪是湿的,手一捏就会化,像女子的温柔,一踫便似水;边塞的雪是干的,被人一踫便化为面粉,带著一丝粉身碎骨的惨烈。
「谢大人,不如你回驿站吧。那军屯之处,下官代为视察即可。」陈子湛拉下黑狐皮做的面罩说道。
他知道他这一个副使不应该对她这个正使这样说,但看到在这漫天风雪里坚强得让人心疼的她,他便忍不住这样建议。
「陈大人,你过虑了,这点风雪还难不倒本官。」谢木宛面色一凛,双目深深地看了他一眼,就策马而去。
子湛啊子湛,现在的我可是监军大人,你可千万不要乱了方寸。
陈子湛也知道自己是逾矩了,可是事不关己,关己则乱啊!
看著这样的她,叫他如何平心静气?
一阵狂风刮起,吹得两人的雪帽都戴不稳了,帽沿更是散出几缕乱发出来。
头发乱,心则更乱啊。
军屯是明朝建军之根本,凡戎边之军队都以半军半农的形式驻防,此举本是即使百万雄师也不用百姓一粒粮的好意,只是军屯所产的粮,品质不好,数量也不多,半军半农的士兵也常常过著半饥半饱的生活。
视察军屯,检查存粮也是他们两位监军必须要做的工作。
查阅来往帐册,到谷仓里去检查粮食的成色,谢木宛和陈子湛倒是不一会儿就做完了。
坐在中军大帐中,接过手下递来的热茶,谢木宛喝上一口说道:「没想到这里边城的军屯做得如此周圆,难怪城里人人都不紧张。这邱大将军果然是个能人,杨副将,你说是与不是?」
氨将杨云贵被她那炯然的目光一扫,这么冷的天,脑门子竟然渗出汗来,急忙回应,「谢大人过奖了,卑职也不过是尽本分而已。」
「我夸的是邱将军,你在这谦虚什么?」谢木宛面色一沉,厉声问道:「邱将军呢?不是说今日会从邺城回来,现在午时都快过了,怎么连个人影都没看见?」
「这个嘛?」帐内众人皆是一脸唯唯诺诺之色,连个答话的人都没有。
「谢大人、陈大人,不如先让小的送两位大人回驿站可好?待我们将军回来后,将军定会亲自登门,向两位大人赔罪。」杨云贵机伶的出来打圆场。
「要邱将军上门赔罪,我们这文官小辈哪担当得起啊。」谢木宛冷然道:「只是这邱将军出巡,里边、容竟、邺城,三城所驻扎的前锋营兵士通通不见,这出巡的规模倒不是普通的大。」
此话一出,帐中一干人等,皆是大吃一惊。
「谢大人,将军他……将军他……」饶是杨云贵再伶俐,被谢木宛如此一问也不知道该如何回答。
早就应该想到的,能被当今天子委以重任的这两个人,怎么可能那么好打发。
杨云贵脸上的神色是越来越难看了。按邱将军所说,今日应是他班师回朝的日子,可是到了此刻也没有见到踪影,这也著实让人著急。
他不是不想说,而是不能说。
邱将军贸然率人出城偷袭,那可是抗旨不遵,要杀头的。
「杨将军,你昨日斩钉截铁地说,邱将军今日一定会回来,可是到了这时候,一点消息也没有,你不担心吗?」陈子湛抬眼看著帐内众人渐渐凝重的神色,「事到如今,还不打算说实话吗?邱将军果然治军有方,诸位的嘴巴紧得就像铁桶一般。」
中军帐内一片噤若寒蝉,陈子湛不经心地敲著眼前的桌边,缓缓地再道:「那我和谢大人今天是在这里等邱将军等定了。如若是我们猜测有误的话,还请杨将军差人去邺城知会一声,就说陈某不才,在这里等候聆听邱将军的治军之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