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还未亮,宁心拿著馒头,有一口没一口的吃著,目光看著通往唐文禹房里的小径,已经过了他早该出现的时辰。
她已经好几日没在这里等他,他们心头都明白了某些事,也都下意识的躲著彼此。
但在乍闻福晋死讯时,他脸上的苍白令她无法释怀,还听说夜里他似乎因为太过伤悲而晕了过去,更令她不安。
小径上出现了一道身影,不过不是唐文禹,而是姚华。
宁心坐在石头上,没有离开,只是静静的看著对方走近。
姚华最后站定在她面前。
她不言语,只是抬头看著她。
「姑娘,」姚华有礼的开口,「借问灶房在何处?」
她没有回答,只是起身,走向灶房的方向。
姚华也没说话,跟在她身后。
灶房里厨娘才正要起火,小丫头则在外头打水。
「我是二爷的贴身丫鬟,二爷身子有些不舒服,怕是染了风寒,所以今日二爷的早膳就由我来准备。」一进灶房,姚华便开了口。
厨娘点头,也不敢有异议,「我去外头拿些柴火,马上便好。巧儿,若不忙的话,可以帮大婶把这些菜给挑了吗?」
宁心点点头,坐下来挑菜。
姚华看著灶房里的食材,拿了些自己所需要的,想要熬锅粥给唐文禹。
「二爷怎么了?」
姚华听到身后响起的声音微惊,她转身看著一脸平静的巧儿,「方才是你在问我?」
「这里就你和我,不是我问你会是谁问你?」
姚华静静的看著她,「没错,这里就你和我,所以咱们就别演了吧,格格。」
宁心没有答腔,动作流畅的继续挑著菜。
姚华走了过去,跪了下来,「格格吉祥!」
「我说过,我们之间从来就无须有这些大礼。」宁心叹了口气,「起来吧!」
姚华站起身,立在一旁,打量著一脸平静的她,「格格……」
「别再叫我格格,我从来就不是个格格。」她脸上有著讽刺的微笑,「我叫巧儿,以后也只是巧儿。」
姚华不解的摇著头,看著她一身的粗布衣裳,那样子比她这个当丫鬟的还不如。「为什么?」
「我只是不想再受人摆布过日子。若不当格格,就可以不用回京随意嫁给一个男人,糊里糊涂过一生,那我情愿不要当格格。」她淡淡的开口。
她没说出口的是,她此生已断了嫁人的念头,因为她的心已经给了一个男人,纵使此生无缘,她也无法忘怀,所以她不想接受安排去嫁给这世上任何一个男人,而这里不会有人逼她嫁人,她也能有个安稳、温饱的生活。
她抬头望著姚华,「爷还未成亲?」
姚华老实的点头,「是。」
她的眼底闪过一丝光亮,「水柔姑娘呢?」
姚华微敛下眼,撒了个谎,「格格离府回京没多久,福晋便染了不知名的怪病,王爷派人去找寻当日医治福晋的神医,但是都没找著,福晋的病就这么反反复复的拖著,爷跟水柔姑娘的亲事就这么搁下了。」
「原来如此。」她的心中原本还有一点希望,以为唐文禹因她的失踪而退了这门亲事,看来是她太自以为是,把事情想得太过美好。
都怪这些日子相处,他的一举一动依然牵引著她的情绪,渐渐的,她再次恋上看著他的感觉。在郎窑的日子,纵使没有交谈,但只要看著他,她心中便有丝暖意。但已经到了结束的时候,一旦瓷瓶出窑,他就要走了!
「听说二爷昨夜晕了过去?」
「是。不过应该是因为情绪太过激动,不碍事。格格别担心,小的会照料。」
「当然,你是王府最值得信赖的人!」她感慨万千的看著姚华,「我们三人可以说是青梅竹马长大,以后,二爷就得由你照顾著了。」她与他的缘份已尽,再也回不到从前了。
「这是小的该做的!」
她叹了长长一口气,突然表示,「我想回府去祭拜福晋。」
姚华很实际的说:「于情于理,格格理当回府祭拜福晋,不过如此一来,格格不怕二爷到时又为了水柔姑娘而再次把格格送回京,随意给格格指个额驸嫁吗?」
闻言,她的心直直往下沉。
「……我明白了。」久久,她幽幽的启口。走到了这一步,她是再也回不了头了。「就请你回府后,替我向福晋上炷香吧!」她对福晋所有的感恩与思念,只能埋在心底了。
「小的知道。」姚华柔顺的回答,打量著她脸上那抹轻愁,「难道到了今天,纵使二爷对格格如此绝情,格格对二爷还是有情?」
她沉默了一会儿,才摇头,「他之于我,已是陌路人。」
很多事情再多说无益,他们已经无缘,不论有情无情都将收拾在她心底的最深处。
瞧她的样子,任谁也不会相信她已经将唐文禹抛到脑后,姚华看著一脸苍白的她,心绪纷乱。
就如同唐文禹明知身中剧毒,依然不顾自己的身子,答应留在此处,出手相助,他的起意绝对不是单纯只为了想要替郎窑渡过难关而已,最主要是因为这个总悬在他心头上的宁心格格。
虽然两人都没说,但是一旁的姚华却是看得清清楚楚,一双手不禁握成拳头。
唐文禹吃力的坐起身,转过头,就见姚华趴睡在一旁的桌上,为了照顾他,她几乎一夜未眠,该是累了。
毒发的他忍著晕眩下床,幸好姚华来了,有她在一旁照料,让他再次安然的渡过这次危机。
他在床上躺了快两天,浑身无力,但今日那只六尺花瓶便要出窑,由于大嫂仙逝,不论成或不成,他都得要离开。
这一走,他是无法再回来了。披了件外衣,走出了房,走过小径,他想再见她一面。
宁心远远的看到他,没有说话,只是默默的看他走近。
他才停住脚步,她便将手中的馒头撕成两半,一半交到他面前。
他见状嘴角微扬,收手接过,咬了一小口。
他的脸色苍白,连路都走不稳,她看了心头难过,却连伸手踫触他的勇气都没有。
「今日瓷瓶要出窑了。」他淡淡的说,「你说,成是不成?」
「你费了如此多心血,肯定成。」她的语气是肯定的。
「有你一句话,我相信一定会成。」
看著他扬起的嘴角,她突然心一揪,「你的脸色很差!」
「或许受了风寒。」他仔细的看著她,像是想要将她的模样刻在心上,永远的记住她。
巧儿、宁心,不论她叫什么,都是他心目中的阿茹娜,他最放心不下的永远只有她。
他一阵晕眩脚步踉跄,她心一惊,连忙伸手扶住他,「你这样子怎么起程?」
「我撑得住。」
「我跟你回府。」她忍不住脱口而出,说她自私吧,只要他能放下水柔,他们或许还有未来,她真的无法接受。
她的话使他心中一惊,但他依然一脸平静,目光如炬的望著她,「以什么身份?」他爱她,今生今世只爱她一人,但,阎王想提早带走他,为了不让她伤心难过,此时他得狠心做个负心汉。
她愣住,随即神色黯淡了下来,「你这么问,是因为你还是执意要娶水柔姑娘吗?」
其实水柔早已在他的安排下嫁了人,不过这已经没必要告诉她。
他闭了下眼,掩去心中的不忍说谎,「她是我所爱之人!」
听见此话,宁心在心中嘲笑自己太一厢情愿,总是一次又一次捉著一丝希望,却一再被伤。
她低下头,泪眼婆娑的盯著地面,几乎同时一滴水珠掉落,原以为是自己的泪,但仔细一看,那是深红的颜色,是血!
她惊愕的抬起头。
就见唐文禹用手背往在鼻上一抹,脸上却多了道刺目鲜红的血痕。
两人的目光在空中错愕的对上,他感到晕眩,但却靠著意志力撑著,事情已走到这步田地,他绝不允许自己在她面前倒下。
他伸手一把挥开了她,她脚下踉跄了下,重心不稳的被他用力的推倒在地。
「别踫我!」他喝斥一声。
「你……」
「别对我再抱有不切实际的想法!」
他突如其来的转变令她心惊,蹙紧眉头,「什么?」
「我怕你再惹麻烦。不管你是真失忆或是假失忆,我压根不在乎,只要你不要再回王府,」他一脸苍白的急促说,「就因为你任性的跑了,丝毫没顾念那些护送你上京一行人的死活,要不是我大哥与我力保,小宛和那些侍卫都会没命!你是任性的丫头,从以前到现在都没变!」
「我……」她惊愕得一脸苍白,面对如此严厉的指责,她却无法回嘴。当初伤心欲绝的她只想都不再任人摆布,不要随意嫁人,确实忽略了护送她的那些人怎么办。
「爷!」醒来的姚华在房里没见到唐文禹,急忙跑出来找人,一看到他立刻冲过来。
「扶我回房!」他没有拒绝她的扶持,急促的交代。
姚华瞄了面容惨淡的宁心一眼,没有迟疑,转身扶著唐文禹离开。
「最迟明日我一定得走,但她一个人在这里,」他低喃道。「我要如何安心放下她?」
姚华抬眼看著他,都这个时候了,他心心念念的依然是宁心,她的心头不由得闪过了一丝苦涩。
「在这里替格格找个人嫁了吧!」她低语。「格格虽然失忆,但早晚得嫁人。」
「你的意思是……」
「当初爷就是不放心格格以后孤苦无依,所以才想送格格回京物色个王爷贝勒,一生有所依靠。姑且不论格格是真失忆或是假失忆,可以肯定的是,格格是厌恶回宫才会在途中逃走,若是拆穿她,硬是带走她,再送她回宫,只怕她会再逃一次,到时格格若遇见不测,绝不是爷跟奴婢乐见的。」
「所以你认为她该留在这里?」
「是!」姚华语气肯定,「索性就将错就错,请郎大人在这里替格格找个适当的人成亲,至少格格在这可以做她最爱的工作,还有人可以照料她,再说有郎大人在,格格不会随意嫁个乡野莽夫辛苦过一辈子!如此一来,爷就可以放心了吧!」
被扶回房的唐文禹,吞下姚华送上的丹药坐在床沿,思索这个方法的可能性。
他答应不再左右她的生活,但现在——
「爷难道没看到格格那双手吗?」姚华叹了口气,「爷不心疼,奴婢看了都难过。」
唐文禹疲累的叹了口气,「我要歇会儿,」
「那爷的决定是?」姚华问边扶著他躺下。
「就派人去请郎大人。」他做下决定,「等我歇会儿,等瓷瓶出窑之后,我要见他。」
「是!」姚华细心的替他拉上被,看著他闭上眼,立刻派人去请来郎宁。
六尺高的瓷瓶在窑烧的过程中没有任何一丝破碎痕迹。
直到此刻,众人才放下一颗高悬的心,虽然脸色苍白,但唐文禹看著自己的成品,不由得扬起一丝得意的笑。
「美!真是美!」纵然只是个素坯,但是那光滑的瓶身令郎宁一脸赞叹。「二爷果然好工夫!」
「郎大人过奖了。」
「不、不,二爷谦虚了。果真是英雄出少年!」郎宁爽朗的大笑,看来这次郎窑的危机可以有惊无险的渡过。
唐文禹淡淡一笑,目光看著角落的宁心。
她注意到了他的目光,头一转,特意躲开他的视线。他在心中叹了口气,转而看向郎宁,「郎大人,在下有事相求。」
「二爷快别这么说!」郎宁一副惶恐的应话,此次唐文禹愿意相助,是他欠了他一份情。「二爷开口,臣一定办到!」
「我要你收巧儿为义女。」
郎宁心一惊。
宁心也惊得瞪大眼。
几个在附近的工匠也都震愕得瞠目。
「收巧儿为义女?」郎宁看了一旁的她一眼,喃喃重复。
一年多前在雪地里救起她,当时就觉得这孩子长得水灵可人,虽然身上只穿著单薄的素衣,但是那料子看来非富即贵。偏偏她失了忆又大病一场,虽然被他夫人从鬼门关救了回来,夫人原打算留她在身边当贴身女侍,等她的家人来寻,但全被巧儿给婉拒了,硬要到闷热的窑场画坯、上釉。
当初也没料到她竟有一双巧手,画得一手好画,送给王府的百花青瓷,便是巧儿来此的第一件成品,送给郎夫人,被他见了赞叹不已。
那时正好有求于王府,于是他便将这精细的瓷品送到王府以示诚心,果然盼到了唐文禹的到来。
只是现在,难不成失忆的巧儿跟贝子爷之间有什么关联,不然一个平凡的工匠怎么会令高高在上的唐文禹如此挂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