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当她啃完「金枣八味鸡」,准备开始品尝「龙鲤鲜翅鱼」时,一名相貌俊俏的青年男子竟大刺刺地拉开她身旁的椅子坐下。他一语未言,伸手便抓起「飘香牛卤片」大嚼,吃光了牛卤片,他又开始吃起另一道「笋汁嫩鹅」。
常小凤见到青年男子无端坐到她身旁,又以「秋风扫落叶」的姿态「席卷」她的食物,她惊讶得合不拢嘴,连舀起羹汤的手也停留在半空中。
棒了许久,常小凤才忍不住问道:「这位兄台,我们认识吗?你怎么可以抢我的菜吃?」
青年男子吃完「笋汁嫩鹅」与「橘烹长须虾」后,才慢条斯理地答道:「你可以抢别人的饭菜吃,我为什么不能抢你的饭菜吃?」
「什……什么意思?」常小凤夸张地低问一声。她觉得这青年男子的话带有玄机。
青年男子笑道:「没什么意思。」他吃完「冬菇炒辣鸭」后,又缓缓说道。「相传丐帮弟子最好客,怎么,你这人的个性却和丐帮中人的性格大异其趣,莫非你不是丐帮弟子?」
青年男子的话,让常小凤吓了一大跳,她急忙分辩。「你误会了,我、我怎么会在乎你和我一齐吃饭呢?我是怕你吃得不痛快、不过瘾!」
「那很好。」青年男子抬起头向老沙叫唤道:「老板,再来三斤白干。」
「妈妈的,真是无耻至极。」常小凤不断在心中咒骂青年男子。「他怎么不吃菜噎死、喝酒呛死?」
常小凤的心里虽然不停咒骂著青年男子,但她表面上仍是笑容满面地对著青年男子说:「招待不周、招待不周。」
当三斤白干下肚后,青年男子终于酒足饭饱了,他向老沙说道:「我先前的酒菜钱,这位‘丐帮’小泵娘会代我付。」
老沙示意地点头。
「喂!我几时说过要替你付帐?」常小凤有些忍无可忍。
「放心吧!他不敢向你要酒菜钱的。」青年男子在常小凤耳边低声说道。
临走之际,青年男子又在常小凤耳旁悄悄地说:「姑娘,这里是汴京,不是寻常小镇,你再打著‘丐帮’名号四处骗吃骗喝,迟早会露出马脚的;这老沙是出了名的怕事佬,因此你还能侥幸蒙混过。切记,下回千万不可再如此妄为,我瞧你也没缺胳断臂而且又年轻漂亮,何不找户人家当丫环,好好工作才是。」
「你……你究竟是什么人?」常小凤闻言一阵瑟缩,他怎知她是「假牌」的丐帮弟子?又怎知她瞒骗肥佬一事?
青年男子哂然一笑,没有回答她的话,大步离开了客栈。
「啧!真是个怪人。」常小凤摇了摇头,这汴京不愧是国都,什么「人」都有;但还好这怪人没有当众揭穿她。
填饱肚子后,常小凤琢磨著待会儿该如何才能全身而退。
她将老沙叫到桌边来,先假装「咳」了一声,然后才说:「沙佬,刚刚那小伙子我不认识,但同桌吃饭也算有缘,可这酒菜钱……」常小凤深怕老沙向她收钱,所以说起话自然支支吾吾。
「叫化姑娘大爷,您别担心,您和那位大爷的酒菜钱都算我的、算我的。」老沙还是一副很怕惹事的模样。
「哦!这样,那我岂不是要恭敬不如从命了。哈哈哈!」常小凤见逃过一劫,高兴得猛拍老沙的肩膀。
而老沙则是仰头望著客栈屋顶,暗道:「老天有眼,我这屋顶总算保住了。」
常小凤正打算离开客栈,但突然间她又向老沙问道:「沙佬,考你一个问题,你想这汴京中除了皇帝老子外,最有钱的是谁?」
「是曲正彦曲老爷。」老沙肯定地回答,然而他却不知叫化姑娘大爷为什么要考他这个问题。
常小凤一听,心上大喜,想来她返家的日子不远了;原来她想在汴京好好地做他一票,然后再风风光光地返乡;既然她要行窃,当然要偷最有钱的人家,这样「获利」才会多。
「曲正彦?他是干什么的?」常小凤又问。
「咦?叫化姑娘大爷,你们丐帮的消息不是很灵通吗?怎么会连曲老爷做什么生意也不晓得?」老沙反问常小凤。
「糟了,沙老头起疑心了。」常小凤暗自心惊,不过她脑筋一转,急忙解释道:「妈妈的,我不是说过,我是在考你呀!」
「哦!」老沙点点头,回答道:「曲老爷是全国第一大盐商,全国的盐几乎都是由他经手的。」
售盐乃国营事业,曲正彦因和当今皇后有亲戚关系,故取得了盐的专卖权;拥有盐的专卖权,使得曲正彦从商不久便成了全国数一数二的大富豪。
听完了原委,常小凤满意地点头微笑,然后她向沙氏父子谢过之后,便匆匆离去,留下不明就里的沙氏父子在客栈门外相互对望。
「怎么可能?怎么可能?」
常小凤作梦也想不到,「区区」一个盐商的府宅戒备竟会如此的森严?
自从那天由老沙口中得知曲正彦是全城最富有的大爷后,她徘徊在曲府四周已整整六天六夜了……
如今再多的阻力也无法浇息常小凤偷盗曲府财物的「斗志」。此时,她正躲在曲府大门外一棵枝叶繁茂的大树上准备伺机而动。
「天干物燥,小心火烛——」
三更时分,巡逻的更夫才刚敲完更鼓走过,常小凤便由树上跳了下来,她啃著三天前在市集上骗取到的白馒头,开始沿著曲府四周的石墙行走,石墙高约三尺,对不会武功的她,要登上简直是难上加难,但常小凤并不死心,她决心要找到石墙上的暗门,将其撬开,使她得以进入曲府。
常小凤走了好一会儿,脚也酸了、腿也麻了,但她仍旧找不到曲府石墙上的暗门所在。
「可恶,难不成曲正彦一家人都不怕火灾?竟没在石墙上设置逃生暗门?」她疲惫地嘀咕著。
常小凤累极了,索性就在石墙边坐下来,她心里想著——「莫非老天爷真要她本本分分地找个工作,辛苦挣钱来奉养养母?」
其实她又何尝想当梁上君子,只是她每每想起在临汾老家贫苦过活的养母一家人,她就忍不住要求自己得快些赚取大笔银子好改善养母一家子的生活,而想在短时间内发财,当然非走险路不可。更何况人家都说「奸商、奸商」,想来曲老爷如此富有,心地可能更为奸猾,如今我取走他一些钱财,亦是帮他济贫做好事呀!
于是,常小凤向上天祈求道:「老天爷,您就大发慈悲成全我吧,等我顺利改善养母一家人生活后,我一定会终身行善以弥补我的罪过。」
正当常小凤向上苍祈祷完毕后,她突然听见石墙上方传来一阵轻细的说话声,她大吃一惊,急忙躲进不远处的草丛中,一方面掩藏她的行踪,一方面探查情况。
常小凤抬头朝说话处望去,只见漆黑的石墙上出现两道人影,由于天色太暗且距离过远,因此常小凤根本看不清石墙上两人到底长什么模样,只能隐约瞧出其中一人的身形略微矮胖。
常小凤听「矮胖」仔说道:「小心点,这东西非同小可,千万可别搞丢了。」
常小凤再仔细一看,原来矮胖仔身旁那个人的手上还拿著一个小小包袱;那人向矮胖仔说道:「我自然会小心,这东西不但非同小可,而且还价值连城,我说得对不对,松桐?」
「笨蛋,别叫我的名字,当心隔墙有耳。」矮胖仔骂道。
听到这里,常小凤已经猜出了个大概,看来石墙上的那两个人和她一样是「同伙」的,只是他们比较幸运已偷盗成功,而较瘦高那人手里拿的小小包袱,正是他们今日所盗得的「宝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