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死都要与你相随 第1章(1)

命运之事难以言喻!明明前一刻生死难卜,处于饥寒交迫之境的人,竟在一瞬间峰回路转,咸鱼翻身,旁人称羡,说她命好运也好。

真是这样吗?

多年来,她一直这样问自己──那个在官道旁乞讨的她,跟在皇宫中不愁吃穿的她,到底哪一个好?

她竟然……不知道答案……

心宝,原不是她的本名,事实上,她也没有本名。她出生时,家中唯一的男丁,也就是她的哥哥,染病丧命;重男轻女的爹娘伤心不已,心里更是笃定认为,一定是刚出生的她带来祸害。

于是她的爹娘为她取名殇儿,除了这个不太好听的小名之外,她没有本名……一来纪念哥哥,二来也注定了她在本生家庭的悲惨命运。

心宝从来不怪爹娘,任凭爹娘使唤才五岁多的她负担繁重的家务,甚至一个小女娃必须帮著爹操持农务,耕作家中的那一口田。

那时的她,虽然得不到爹娘的爱,每每面对的都是爹娘的责备与怒骂,但她知道,那只是因为爹娘太思念哥哥了,不能怪爹娘,天下无不是的父母……这是村里唯一的读书人李师傅教她的。

话说,连她的名字,那个笔画多又难写的「殇」字也是李师傅教的。虽然李师傅教她写这个字时,一直皱著眉头,说哪有爹娘把女儿的名字取成这样……

不过李师傅也称赞她,说他没看过像她这样聪颖的女娃,才五、六岁就学会写这么多字,假以时日,说不定她也能成为个名闻青史的咏絮才。

七岁前的生活又忙又累,但至少知道家在哪里;七岁之后,一切都变了,就好像命中注定的一样,一瞬间天崩地裂,人没有力量能够抵抗命运。

她七岁那一年,世道差,北方的干旱让农地难耕,而听说南方却是洪涝遍地,百姓流离失所,哀鸿遍野,随处可闻有人饿死。

她原本住在京城东方一个靠近山脚的小村落,后来因为干旱实在太严重了,爹娘决定弃田而走,另觅生路。

可是因为身边的粮食与盘缠有限,他们竟然在半路上丢下了她,只因为娘刚生下了她的弟弟。在两相抉择下,这个决定做得似乎毫不为难。

她永远记得那一刻的心情,站在路上,尽避心里害怕,但是她不哭也不闹。她能体谅,爹娘本来就不喜欢她,现在多了弟弟,这个家就更无她容身之处!

人是不能抗拒命运的……

流离失所的人很多,人潮几乎塞满了官道两侧,她一个七岁的小女娃走在人群中,脚步比别人慢,可是竟然一点都不突兀,好像也没有人在乎,为什么这么小的孩子也会无家可归。

她就跟著一群人,走了好远一段路,不知道自己要走到哪里,有时,她也跟著就在路边乞讨,向偶尔会来官道上施放赈粮的京城大户人家要点吃喝。

终于他们走到了天子脚下,原来人群往这里移动,是因为这里搭起了个棚子,官府在这里放粮,施粥给灾民们喝。

听有些灾民说,朝廷已经大开天下所有粮仓,尽量赈济灾民,显然朝廷至少还有心要解决问题,不会放万千子民自生自灭。

只是大家也都说,当今皇上体弱多病、卧病在床,无法理政,靠著一班大臣撑起朝政,未来还是一片茫然。

这些她都不懂,她太小了,只知道那一碗热腾腾的粥让她第一次觉得原来活著是这种感觉,原来李师傅说人是铁、饭是钢,铁不跟钢斗,是这个道理……

她喝完,站起身却看到棚子内外许多老人家躺在地上,饿了好长一段时间,又走了这么远的路,恐怕是走不到大锅前去领那一碗粥了。

她看著,心一紧,捧著自己的碗,跑到发粥的锅前,对著发粥的人说:「那里的爷爷、奶奶都走不过来……」

后头有人叫喊著,要她不准插队,被发粥的人狠狠一瞪,所有人顿时不敢吭声;一旁负责主持赈济的官员看到,心里一沉思。

「我……我可以帮忙送。」她自告奋勇。

「你吃饱了吗?」官员还是要她先顾自己。

她用力点头,那官员再想了想,下令,「再开一锅,让小女娃帮忙送……总不能走这么远的路,最后死在粥棚,那太冤了。」

于是她开始在棚子内穿梭,捧著一碗又一碗热腾腾的粥,送去给棚内外那些倒在地上的灾民。

一碗接著一碗,从早到晚,她几乎不停。她瘦弱的身躯就在人群间穿梭,看到有老人家无法走上前来,就主动帮忙端。

许多老人家看到,痛哭流涕的接过,大口大口唏哩呼噜喝著粥,一声感谢都说不清楚……当然,也有人倒在地上,没再醒过来,那一碗热腾腾的粥,终究没能发挥救命的作用。

从到粥棚那天,她就一直重复著这些动作;旁人都看在眼里,心想这女娃这么小,却是这么的善良,真是难得。

当然,这样的画面也看在来人的眼里──那是名年约的五旬的中年妇女,虽然卸下了一身惯穿的华服,但气势不减。

她是来巡视的,以当今皇上的亲生母亲,皇太后的地位,来巡视赈济的状况。她的儿子虽然是皇上,可是起不了一点作用,卧病在床已经许久,动弹不得,当然也管不了天下事。

「娘娘,要不要宣……」

「宣什么?哀家是来巡视的,不是来扰民的。」皇太后看著粥棚的景况,心里一阵哀戚,「况且是朝廷的错,朝廷没有做好,皇帝没有做好……」

所以她抱著万分歉疚的心情,出现在这里。她下令不搞排场,轻轿就动身出宫,除了身旁的公公,跟来的侍卫只有区区五人。

本来太后是不管事的,但皇上重病倒卧之后,她被迫站到前面来。女子抛头露面是大忌,那她也是为了祖宗江山而犯忌。

太后就站在一旁看著,没人宣太后驾到,也就没人理她,她自然可以仔细观察。所幸发粥的官员认真努力,尽量满足灾民需求。

人群间,太后看到了那个小女孩──那个在人群间穿梭送粥的小女孩,她看见小女孩正在照顾一名老奶奶喝粥。

喝著喝著,老奶奶竟然噎到,粥块就梗在喉间,咳也咳不出来,老奶奶一张脸都涨红了,痛苦万分。

那个小女孩连忙拍著老奶奶的背,甚至用力拍打,终于让老人家将喉咙里的东西咳了出来。顿时,老人家哭著,小女孩也哭著,结束了一场惊魂。

太后看著,看出了神,她的眼神不曾离开过那个七岁小女孩,始终紧紧盯著她,隔著远远的,她清楚看见小女孩那张脸,看见小女孩一身衣服破破烂烂。「把她叫过来。」

「娘娘,您说谁?」

「把那个女娃叫过来。」

众侍卫你看我、我看你,太后都说话了,不做不行,那名公公于是动身,到人群里去找那个小女孩。

饼了一会儿,公公把小女娃带来了;女孩站定在太后跟前,有点不解,也有点害怕,怯生生的看著眼前的人。

「你叫什么名字?」

眼前的女人威仪十足,她问话让人不知不觉就主动回答。「殇儿,我叫作殇儿。」

「殇儿?这什么名字,难听。」

小女孩不敢说话,太后娘娘继续问:「你怎么会在这里?你的爹娘呢?」

「他们养不起我,就把我丢了。」

一怒,「什么话,这什么父母?养不起就丢了?」气愤难平。

「不能怪爹娘,我还有个弟弟,当然要先照顾弟弟……」

太后看著她,心里五味杂陈──这女孩是个服从命运的女孩,却是让人心疼,让人反而想帮她扭转命运。「你知道我是谁吗?」

「不知道,您要喝粥吗?」

笑著摇摇头,「粥给我喝浪费了,要给需要的人喝。」对著她挥挥手,要她走近自己,好看清楚这女孩。

丙然,眉清目秀,虽然脸上沾了灰尘脏污,但那细细的弯眉、小巧的唇,长大了一定是个美人。

可是让太后一个念头就做出决定的,并不是小女孩的清秀容貌,而是小女孩的那一颗心。「我是当今皇上的娘亲。」

小女孩想了想,不懂,皇上很大,那皇上的娘是不是更大,比皇上还大?

「不懂没关系,听著,殇……哀家真不喜欢你那个名字,」想了想,「哀家给你个新名字,从今尔后,你就叫作心宝。」是她太后心上的宝。

「是。」她温顺的接受。

「心宝,哀家带你回去,以后你就住在宫里,跟哀家一起住。」

从那一刻起,她……也就是心宝,就被太后收留了。她不知道是什么缘分,会让她跟这些皇亲国戚攀上关系,从此锦衣玉食、飞黄腾达。

但是她从不觉得自己好运──命与运,她完全无力操控,只能接受摆布,是好是坏,只能接受。

她乖乖的跟著走,离开了粥棚。离去时,那跟著太后来的公公,眼神里略藏忧心,不时看著主子。

「娘娘……」回宫时多带了个人,怎么解释?

「哀家知道你要问什么,为什么要带她回宫……良心,因为她有良心,这宫里的人、朝中的人,现在最缺的就是良心!」

以七岁这年,为她的人生画下界限──殇儿不再是殇儿,现在剩下的就是心宝。她服从命运,接受往后人生的一切安排。

被爹娘抛弃不过才隔了几个月,她就找到了新落脚的地方,而且还是天下最重要的地方,是皇上跟太后娘娘的家,是宫里。

她住进了宫里,被太后娘娘带到了她老人家的寝宫明翠宫。她看得瞠目结舌,听李师傅说,宫里就如同仙境一般,那种生活是凡人无法想象的,看著这里的一切,她的脑袋里一片空白,不知道该说什么。

「心宝,以后你就住在明翠宫,有什么需要,这几个嬷嬷,你可以找她们……」

「那……那我……」

「什么我啊我的?」一个嬷嬷叮咛著,「在太后面前,不要开口闭口就是我。」

「算啦!心宝不懂,别这样要求她。」太后愈看她就愈是喜欢,人与人之间,真的讲缘分,「心宝,你想说什么?」

「我住在这里,要做什么呢?」

「你想做什么,就做什么,想去玩就去玩。」

心宝一脸迷惘,甚至有点为难──以前在家里时,她每天都要做家事,累得团团转;现在却说她想做什么就做什么,感觉很奇怪。

太后这样说并不太妥,一旁的老嬷嬷也跑到太后耳边咬耳朵,说心宝不是皇上、太后的螟蛉义女,又没有皇室爵位,留她在宫里总得让她做点事,以免落人口实,这样对甫入宫的心宝姑娘也比较有利。

太后心想,「好!心宝,从今以后,你要做的事,就是伺候哀家一个人。」

「我……」觉得不对,「心宝知道了。」

那是她的新生活,也是她的新任务,伺候太后娘娘娘。

几个嬷嬷叮咛她,要她无微不至的伺候著娘娘,也好心的教导她,让她迅速适应宫中生活。

说是无微不至的伺候,但是心宝觉得,太后娘娘对她真的太好了,很多时候她想服侍,却被娘娘挡下,反而要她去休息,或去做自己的事。

从此,她卸下了那一身粗布衣裳,虽然不是皇室女眷,名义上仍然是婢女,但太后娘娘还是赐给她许多的新衣服,穿上这些衣裳,乍看之下,她还真像是皇上的哪个公主,或是王爷的哪个郡主。

心宝很快的适应了宫里的生活,虽然各种礼节、遇到主子时的应对进退,学习起来让人觉得很繁琐,但是想起太后娘娘这么好心的把她带进宫,只为了给她一个可以栖息的地方,心宝就觉得自己不可以辜负娘娘的好意,不能给娘娘丢脸。

最重要的是,心宝的个性莫名的成熟,她很能适应宫里这种需要点心机的生活,虽然她不会用心机害人,但至少她听得懂别人说话的语气是嘲讽还是别有玄机,小小七岁的她,竟然听得懂。

在宫里头最让人感到快乐的,就是太后娘娘准她去藏经阁找书来看,宫里她最喜欢的也就是藏经阁。

藏经阁的管事也知道有她这号人物,起初她想要找书看时,那管事还有点不屑,想说一个小女娃,大字也不识几个,但后来发现心宝识字,甚至还读得懂简单的三字经,很是讶异。

于是,管事开始找适合她的书给她看,她兴高采烈的拿著书,没跑多远,就在藏经阁东侧那一片桃花树林里,找了棵树,就坐在地上的石头上翻著书。

避事给她的书是四书中的论语,当然,论语很难,七岁的她不一定看得懂,无法掌握字里行间的意义,可是她喜欢看字,然后小小的手指在空中挥画著,学著写字,甚至她还拿起树枝,以土地为纸,练习写字。

「学而时习之……」一字一字的写在地上,「人不知而不……不……这是什么字?」

推荐阅读:
情倾冰月 老婆千金不换 医妻一夫(下) 闲妻福晋 向日葵之恋 暧昧游戏 风流师兄 心折霸夫 暗夜绅士 婚后心动 钢铁大丈夫 至尊挚爱
相邻推荐:
言教授要撞小小王子病的春天昏嫁不经语睡了闺蜜的校草男朋友他的手开始不安分的滑动侍卫吸蕊妃的奶头滋味1v2商洛林深悄悄阅读影后的小狼狗1V1小梅屁股眼女佣兵穿越3狂妃倾天下半夜洗澡被老头添一夜被各种刑具调教吹潮高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