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魏中兴二年正月(西元五三二年)
冬去春来,万物复苏,韩陵山战火方歇,洛阳皇宫内笼罩著肃杀之气。
原为尔朱兆心腹的北魏大都督斛斯椿见尔朱氏大势已去,高欢将一战定乾坤,不由得惊惧万分。
为了保住性命,他率领残部逃离尔朱兆,赶回洛阳斩杀了留守的尔朱氏党羽,控制京都,囚禁由尔朱氏所立的北魏皇帝节闵帝,大开城门迎接高欢,以此向高欢邀功献媚。
「高统领会来抓我们吗?」
鸳鸯帐内,美艳多情的元明月依偎著平阳王元修颤声询问,即使在他们最欢愉的时刻,她也能感觉到他的焦虑,这更增添了她的不安。
见美人玉颜失色,元修不忍,却无语。此刻,他们正寄居在他的好朋友、散骑侍郎王思政家中。
波及皇族的杀戮让他整日惴惴不安,即便眼前的满园春色和宠姬爱妃的陪伴也无法消除他心头的恐惧。但面对美人,他还是打起精神说:「久闻高欢性沉稳,有谋略,但我与他从未往来,不知他将如何待我。不过你不要害怕,我会照顾你。」
说罢两人紧紧相拥,又是一番爱火缠绵……
「王兄,你又骗我!」
一声娇喝吓得床上的两人惊坐而起。只见低垂的鸳鸯帐帷已被掀起,榻前站著一个明眸皓齿的女孩,那圆瞪的双楮和涨红的小脸将她的不满与羞愤表露无遗。
「你答应过我不再与明月乱来的,可是你一直都在骗我,言而无信!」女孩的声音高亢尖锐。
「静宁,你不是随王夫人去庙会了吗?」元修故作镇定地转移话题,抓过被子盖在身上。
「如果不是王夫人身体不适,我们提早回来的话,我怎会知道你又在骗我?」静宁愤懑不平地瞪著他。
「你还小,不懂男女之事,我以后再跟你解释。」知道她个性倔强,元修息事宁人地说。
「我不想听你解释,只想知道你们难道一点儿羞耻心都没有吗?」
元修见她不离开,一迳指责自己,不由得恼羞成怒,板著脸喝道:「静宁,你只是我妹妹,我要哪个女人,是我的事,你管不著!」
「可明月是我们的堂姊妹,是我们的血亲,你怎么可以这样对她?」
「我喜欢她,她也喜欢我,我们为什么不可以?」似乎为了证明给她看,元修抱起明月亲了一下,明月笑盈盈地靠在他怀里。
见他们如此放肆,静宁的脸更红了。「你们这是……有违伦理,让人耻笑!」
「耻笑?只要你不说,我们不说,有谁知道?」
听到他如此荒唐无知的回答,静宁只觉得胸口闷得慌。这就是她最爱的哥哥和堂姊吗?「你们这是掩耳盗铃,真以为别人都是瞎子、聋子吗?」
见元修脸色丕变,明月不高兴地对静宁说:「你快出去,我们要穿衣服!」
静宁失望得想对她大吼,可是,却只能忿忿离去。
稍后,元明月在花园里找到静宁。
「你为什么要这样?」静宁劈头就责问她。「你明明知道他是你的堂兄,就算你不与他这样,他也会照顾你的,你干嘛要作践自己?」
明月因她犀利的言词而噘起了嘴。「你还不满十五岁,懂什么……」
「别找借口!」想起宫内许多人暧昧的眼神和言语,静宁恼怒地打断她。「就算我不满十五岁,都明白血亲私通是婬乱,十八岁的你为何不明白?天下那么多男人,为何你不好好嫁一个,偏要与我哥哥乱来?他有妻妾,你算什么?」
「我不在乎。」明月任性地说:「只要王兄要我,我就给他。」
「窝囊、没用!我不想再跟你说。」静宁连声骂著,跑离了让她失望的堂姊。
可是她的怒气再大,日子还是照样得过。哥哥拥有众多妻妾,却仍肆无忌惮地染指姿色出众的堂表姊妹,而无父无母的她,早已习惯与王兄相依为命,因此虽恨他的荒婬,却也改变不了什么。幸好自那日后,他们在她面前收敛了许多。
不久后的一天,得知高欢率大军返回洛阳,元修更加惶惶不可终日。
包糟糕的是王思政回府,带来了四百名官兵。
领军半跪于元修身前道:「臣尉景,今奉高统领之命,前来请平阳王入宫。」
「入宫?为何入宫?」元修当即面如土色。人人皆知尉景是如今权倾满朝的高欢的心腹大将之一,这次带兵来传他,难道是要杀他的头吗?
可是尉景没有回答他,只是吩咐手下带点元修的行李。
找了个空档,元修将王思政拉进内宅惊恐地问:「侍郎把我卖了吗?」
「不,属下不敢!」王思政立即跪在他面前。
「那高欢为何要我入宫?」听他否认,元修略感安心,但仍凄惶不安。
明月、静宁和几个妻妾都紧紧围著他,仿佛要保护他不被抓走似的。
王思政跪地谨慎地回答:「属下真的不知,高统领并未细说。」
「完了,他一定是要加害于我!」元修跌足哀求。「侍郎,他们要带我走,我不想走,你能保我一命吗?」
「不能啊!」王思政见他如此慌张,不免为他难过,遂宽慰道:「平阳王且安下心来随他们前往,我看高统领雄才盖世,不似滥杀之人,王爷入宫,谨言慎行,可自求平安。」
「可是,万一……」元修神情凄凉,几个妻妾凄凄惨惨地哭了起来。
静宁单纯天真,却有勇气,又聪明过人,此刻劝住兄嫂等,对元修说:「王兄不必多虑,他不会杀你。若要杀你,他何必劳师动众派四百名精兵前来迎你入宫?我们且去无妨,看他到底有何用意,再做考虑不晚。」
妹妹一席话,虽不能安定元修的心,但给了他些许勇气,于是他随众人出门上车,忐忑不安地往洛阳王宫而去。
然而,出乎意外的是,高欢迎他入宫不是要杀他,而是要让他做皇帝。
当接过前任皇帝安定王亲手写的禅位表时,他大舒一口气。感恩戴德地签名易服后,坐上龙椅威严地宣布高欢为北魏大宰相,兼天柱大将军。
至此,一个由高欢宰制朝政的新时代──北魏太昌元年正式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