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深人静,万籁俱寂,在灼灼的火把映照下,玉阙宫宇更显得金碧辉煌。
「唉!」这声幽幽的叹息,反映出主人烦闷的心情。
「皇兄,你日理万机,孜孜不倦于国政有成,如今四海升平,万邦朝供,你还有什么好烦心的呢?」
说话者是一名器宇轩昂的男子,浑身散发著尊贵气息,颀长的身材衬著那张俊美无俦的脸更为完美,犀利的眼神透露著玩世不恭的兴味,下颚线条显示出他刚毅的个性。
李鼎德没好气的瞥了他一眼,「朕的苦,岂是你这游手好闲的逍遥王能理解的。」语中多有埋怨的意味。
李子蔚嘻皮笑脸,不仅不以为耻,还有一套自我解嘲的说辞,「皇兄,你明知道臣弟被封为‘逍遥王’,便晓得我的任务便是好逸恶劳,好让我的名号能实至名归,不辱先帝的赏赐。」
「朕辩不过你的三寸不烂之舌。」
「承让、承让。」李子蔚拱手做谦虚状。「不过皇兄,你夜半不睡,召臣弟前来,肯定是有要紧的事,何不痛快吐露?」
「你晓得朕有个流落在民间的女儿吗?」
「是有耳闻,不过臣弟以为这只是宫里的流言,皇兄也曾否认,众臣只得三缄其口,怎么现在谣言又起?」
「这不是谣言!朕的确有个女儿流落民间。」
「当真?」李子蔚有些惊讶,「真是人不风流枉少年,就算贵为天子也不例外。」
「别取笑我了。」
「好!」李子蔚收起玩笑心,正色道:「皇兄可否告知臣弟事情的来龙去脉?」
李鼎德的眼神变得有些遥远,似在缅怀那一段美丽的日子。「在朕还是太子时,曾私自微服出宫游玩,结识一名江湖女子,之后我即帝位,也招她入宫为妃。我们恩爱有加,可惜她一直没有为朕生下一男半女,为了皇位继承著想,因此朕又纳了几位妃子,后宫一直相安无事。后来因边境蛮夷进犯,朕御驾亲征,但等朕凯旋归国时,她却不见踪影。听伺候她的宫女禀报,在朕离宫上战场后,她才发现怀孕,却因有人心生嫉妒,她恐有心人对她不利,便带著孩子出宫。」
李子蔚点下头,「后宫女人为求母凭子贵,往往有蛇蝎之心。」
「那时国家因战争而元气大伤,朕为求安定民心,表面上否认此事,暗地里则派出大内密探出宫寻访。」
「怎么?有消息了吗?」
「唉,音讯全无。」李鼎德顿了顿,又道:「不过近来朕得到消息,听闻在江南一带有个义贼,专门偷盗不肖商人的钱财济助穷人,犯案后都会留下一句话。」
「什么话?」
「德负红奴。」
李子蔚想了想,仍不知是何缘故,「这话有何弦外之音?」
「‘德’应该是指朕,‘红奴’则是指钟红奴,就是那位带著孩子逃出宫的红妃。算一算,那孩子也有二十五岁了。」
「刚好跟臣弟同年,不过按辈分她还得叫我一声叔叔呢!那名义贼肯定与红妃有密切关系,这是条重要线索。」
「是啊,你素来与江湖人士有交情,朕希望你能替朕走一趟,这么多年来,朕一直希望能再见红奴一面。」
「好吧,谁教臣弟什么没有就是时间最多,皇兄的事全包在臣弟身上。」
「这件事朕不希望惊动太多人,免得惹来不必要的麻烦。」皇帝提醒他。
「是。对了,公主身上有何特征?否则人海茫茫,要如何寻找起?」
「据当初接生的宫女说,公主左胸上有个形似红梅的胎记。」